实验简介
本节主要为大家梳理本测试项目的目标程序ArrayCompare的功能结构及具体代码实现。
实验目的
(1) 掌握概要设计与接口设计的基本方法。
(2) 能够熟练快速地定位和梳理代码逻辑。
(3) 对代码功能进行解读,进而达到测试的目的。
实验流程
1. 代码结构图
2. 代码实现原则
我们将基于如下思路来进行程序的整体架构和接口设计:
(1) 合理使用面向对象特性,保证可测试性和模块的独立性。
(2) 高重用,低耦合。
(3) 结构合理,方法之间的调用深度不超过5层。
(4) 命名规范合理,见名知意。
(5) 不使用多态性,不过度使用面向对象设计设计原则。
(6) 不使用太多内置API,尽量自主实现所有功能。
3. 定义代码实现类
由上图可知,该程序必须包含4个源代码文件:
(1) MainRun:程序运行主入口,用于用户输入数据和调用CompareHandle.mainCompare(1,2).
(2) StringHandle:字符串处理类,用于输入数据,解析字符串成数组,判断是否为数值.
(3) CompareHandle:程序比较主类,用于比较数组中的值及判断各种可能的情况.
(4) ArrayHandle:数组处理类,用于数组排序和数组值的比较.
4. 实现程序主入口:MainRun.java
package com.mountsinaibaptistchurch.orgpare;
public class MainRun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StringHandle sh = new StringHandle(); CompareHandle ch = new CompareHandle(); // 提示用户输入字符串 Integer[] a = sh.inputString(); Integer[] b = sh.inputString();
// 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比较 String result = ch.mainCompare(a, b); 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); } } |
5. 字符串处理类:StringHandle.java